当前位置:荷塘信息网 > 图片新闻 > 正文

传承人打破了“独门”观念
时间:2012-5-25 20:58:32 作者:荷塘网

图为荷塘纱龙的套路之一“团塔”,象征着村民们团团结结,满村和谐。 

  荷塘纱龙


  农民心声

  舞龙师傅李柏良:“我有一个愿望,那就是不能让纱龙失传。现在组织人员训练、教他们舞龙等比较辛苦,但是参加学习的队员们很勤奋,也很虚心,所以我辛苦点也没关系。你问我荷塘纱龙会不会失传,我告诉你,不会!”

  “荷塘现在只有一种‘龙’,原来还有一种‘龙’,但是失传了。”舞龙师傅李柏良说。李柏良说的“龙”,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荷塘纱龙。这条“龙”,演出过很多次,得奖也很多。它曾“飞”到湛江参加民间艺术大会,勇夺金奖;它还参加了我市的农民运动会、慈善万人行等活动,并进行了精彩演出。

  5月23日,记者来到了荷塘镇篁湾村,这是纱龙的“地盘”。据了解,目前,篁湾村正在加紧排练,包括练习一些还没有恢复的“古老的动作”。荷塘镇文化站相关负责人李锦舟说,如今保存下来的,就是舞龙的一套技术、制作纱龙的手艺等。而这些之所以能保存,跟纱龙的传承人主动打破以往的“独门”观念,毫无保留地将“纱龙”艺术传给村里后辈有关。

  纱龙到底是怎样的“龙”?曾有人介绍说,荷塘纱龙从四川传入,全长46.75米。分龙头、龙尾和24节龙身,共26人舞。舞龙师傅李柏良说,在这个基础上,加上龙珠什么的,就有27节。人们舞起纱龙来,有28个套路。

  纱龙被“舞”起来的时候,很美,动静结合。李柏良说,别看一些舞龙表演三四分钟就演完了,“真正28个“套路”全部走完,可能要两个小时”。而且纱龙的每一个套路,都代表着一层意义,比如“跳龙”,代表着“跨越”;“团塔”代表着“团结、向上、和谐”等。而“跳龙”看起来很容易,舞起来却非常难,因为舞龙队员前后受到的拉力很大,中间有哪一个人步子稍微错了,“龙”就乱了。

  据李锦舟介绍,为了把纱龙这门民间艺术发扬光大,篁湾村还专门成立了龙种会。龙种会成员有10多人,他们对舞龙具有决定权,包括挑选舞龙的人、场地,决定每一次舞龙的“套路”、时间等。龙种会还负责传授舞龙的技术,它与篁湾村委会一起,保证“纱龙的正常运作”。

  篁湾村两委(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委会)委员李锦初刚一见到记者,就“诉”了一堆苦:以前不给钱都有人舞龙,现在的年轻人都去打工了,组织他们舞龙难度很大,“一次两次训练,他们向老板请假还行,但是次数多了,就不行”。荷塘现在没有专业的舞龙队伍,舞龙队员们一个月只能搞几次训练,一次训练,每人能够拿到补助20元。

  李柏良说,“主要是找年轻人难”。另外,纱龙传承也面临着不少困难,如没有资金,无法组织常态化的训练,舞龙队员达不到专业要求,纱龙艺术就陷入了传承危机。李锦舟说,现在所有的人都是兼职,人员配备不足,资金也不够,怎么搞训练?他说完,抬头看着记者:“我在想,纱龙不会在我们这代人手上被毁了吧?”

  但尽管如此,他们并没有垂头丧气。在一个小茶楼里,他们几个人凑在一起,边喝着荷塘本地产米酒,边讨论怎么开展有关纱龙的活动。他们商量着开展一次大型的“群龙会”活动,让全省各地的“龙”都来荷塘表演;或者在有关纱龙的节目中加入现代舞蹈元素等。他们还在篁湾小学、篁湾幼儿园传授舞龙技术等,从小培养娃娃们的兴趣,“只要有传承人,几名舞龙师傅辛苦点,也值了”。
来源:江门日报 | 关闭
参与评论
进入荷塘论坛参与评论